經過一個多月運行,包鋼煤焦化工分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聶世新對7套脱硫脱硝系統投入運行後的效果非常滿意:“7套脱硫脱硝系統投入運行後,氮氧化物達到150毫克/立方米,二氧化硫排放物達到30毫克/立方米,顆粒排放物達到10毫克/立方米,都達到了超低排放的要求。”
經過歷時近8個月建設,2020年11月底,隨着包鋼煤焦化工分公司9號焦爐脱硫脱硝裝置的煙氣貫通,該公司10座焦爐7套脱硫脱硝系統全部投入運行,而且各項指標都達到預期水平,標誌着包鋼本部焦爐工序全面完成煙氣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工作,提前5年達到超低排放標準,為包頭市打贏藍天保衞戰作出重要貢獻。
聶世新介紹,包鋼煤焦化工分公司現有10座焦爐,設計產能每年580萬噸。按照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發佈《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》,要求焦爐煙囱廢氣和幹熄焦預存室煙氣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在2025年底前達到超低排放標準。
為儘早實現超低排放,2020年,包鋼集團投入資金2.6億元,啓動10座焦爐脱硫脱硝項目。10座焦爐配套建設7套脱硫脱硝裝置,全部採用SDS幹法脱硫和SCR中低温脱硝工藝,具有入口煙氣適應範圍廣、節能、無廢水產生等優點。7套脱硫脱硝系統全部投入運行後,預計可實現二氧化硫年減排量107噸,氮氧化物年減排量3664噸,顆粒物年減排量155噸,為包鋼集團全面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(記者 呂學先 實習生 張建芳)